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Corsair 海盜 F80 SSD 開箱簡測

之前的電蝦開箱多以金士頓為主,偶而參雜其它家的
海盜的SSD尚無人開箱過,今天小弟帶來的是海盜F80 SSD
使用Sandforce晶片,會帶來多強大效能呢?

首先是照片部份:

F80的盒子很小很精簡,旁邊的10元硬幣可以對照看看


盒子背面,在台灣組裝,AHQ代理


內盒SSD本體及配件,只有一個3.5吋硬碟架及螺絲,夠精簡了吧


F80優點是可以直接鎖在PS05的硬碟架上,不需要轉接


接下來上機測試了:

主要配備

CPU AMD X6 1055T
MB Asus C4F
RAM PDP DDR3 1600 2gx2
PSU Silverstone ST75F-P 750w
SSD接在SATA3,AHCI關閉

至於硬碟格式化完的數字沒看錯,它是90gb的,才會有格式化完還變大的感覺
所以下次可以拿這顆幫某老姐及男友組電腦(誤

先看看廠商建議的測試軟體ATTO Benchmark


接下來Crystal Benchmark


我對它的4K比較有興趣,又用HDtune做了一次


以上是資料碟無使用的狀態,灌完系統開機後我做了一次AS Benchmark



各家測出來的數字各有不同,不過在系統使用上F80會比金士頓V64再快些
畢竟4k部份有強了些,連續讀寫反而沒什麼感覺差異
容量當然是F80優勢,在灌完系統+應用程式+Wow 4.0含更新後
共吃掉52gb左右硬碟空間,這版更新真夠肥大
90GB(格式完83.8g)可以讓玩家們有更多的空間去使用
最近SF晶片SSD都有所降價,不是那麼高高在上了
想體會高速SSD的可以考慮入場了

最後補一張Windows體驗指數,僅供參考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金士頓V系列SSD 64GB 桌機升級版簡測

傳統型硬碟以目前來說在速度上似乎是碰到了瓶頸
非企業型的效能型AAKS前年推出後目前來說似乎沒再有多大進步產品再推出
所以小弟一直希望能夠有一顆SSD來試看看,究竟SSD能帶來多大的速度差異
剛好最近金士頓V系列降價下殺,就入手了一顆來玩玩

Kingston SSDNow V系列官方網頁
http://www.kingston.com/taiwan/ssd/v-series.asp

配件,外盒等圖片官方網頁拍得比我好QQ,前面也有人開過V+,基本上外觀都是相同的

小弟只貼出3.5吋PS05的硬碟架要怎麼鎖這顆的3.5吋轉接架+SSD
因為我也是對了好久才找到四顆孔可鎖,以下是背面的照片



鎖完後的正面照片



以下進入測試主題,區分為五大部份

一. 使用的測試平台及測試軟體

測試平台主要零件:

CPU AMD X3 440
M B ASUS C4F
RAM Kingston Hyperx Blue DDR3 1600 2gx2
PSU Silverstone ST75F-P

SSD 接在SATA3,全程關閉AHCI

測試軟體

作業系統Windows7 Ultimate
Everest Ultimate 4.6
HD Speed 1.6.3.85
Crystal Disk Mark 3.0 X64
HDtune Pro 3.5

二. 資料碟之下的SSD測試

先打開Everest顯示的SSD資訊



Everest Read Test



HD Speed Read



HD Speed Write



HD Speed Read+Write



Crystal Disk Mark



HDtune Read



HDtune Random Read



綜合以上測試資訊,連續讀取約220 MB/s,連續寫入120 MB/s+
4k讀寫約在12MB/s 上下

三. 系統碟之下的SSD測試

接下來把系統(約27 GB)複製到SSD上,某些的寫入測試無法做
值得一提的是開機速度減少了一半時間

Everest Read Test



HD Speed Read



Crystal Disk Mark



HDtune Read



HDtune Random Read



綜合以上測試資訊,連續讀取影響不大,影響到的是連續寫入
4k讀取有升有降的

四. 對照組WD 640AAKS測試

接下來小弟將SSD取出,換上WD 640AAKS這顆效能型硬碟切100G出來測試
非系統碟使用中

HD Speed Read



HD speed Write



Crystal Disk Mark



HDtune Read



HDtune Random Read



我們可以發現到,就算是效能型的AAKS,在連續讀寫部份保持在9x MB/S
但談到4k讀取,就有數倍到十數位的落差

五. 其它測試與結論

最近WOW 4.0剛改版,小弟也趕上這更新潮,將WOW灌在SSD中
更新紅綠燈過關後,上線測試

SSD



HDD



灌在SSD中對FPS並無太大影響

但在藍條的讀取部份,就差了50%時間,平均登入角色3-5秒,地圖轉換2秒
SSD主要優勢應該是在材質的載入部份

結論:

由每部份3-4項測試可以知道,SSD對於HDD來說,是倍數的成長
4k讀取可以差到十數倍,而且V系列相較於V+系列來說4k算是較弱項
V系列做為入門級的SSD,在64GB的大小對我來說算是剛好
系統+WOW 灌完約還剩20G,價格部份今年來說已經降了不少
對SS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多關注一下,或許最近就是值得下手的時間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Kingston 1600C9D3B1K2/4GX

Kingston KHX1600C9D3B1K2/4GX 開箱及簡測

先來開箱照片:

首先是RAM的外盒



然後是內盒,可看到Assembled in China



金士頓小藍的一正一反照片



OK, Ram的開箱部份照片到此,重點還是在測試部份

重點配備與系統如下:

CPU: AMD X3 440/X4 B40 3.0g
MB : Asus Crosshair IV Formula
PSU: Silverstone ST75F-P
OS : Windows 7 Ultimate

使用的測試軟體:

CPU-Z
Everest Ultimate
Memtest

皆為常見的測試軟體

我們先從CPU-Z 來看起, 這對RAM是XMP的規格 10年23週生產



接下來針對RAM的部份來燒機,此時RAM與CPU皆採預設,捉全部系統未使用的到RAM來測,測試成功!沒有錯誤



預設下使用Everest做的Memory測試,測試讀/寫/拷貝/延遲



基本的測試完成了,接下來要開始進行RAM的超頻測試.可惜的是,只要拉超過1700, 就會開始不穩,可能是RAM本身問題,也可能是CPU的IMC問題,只好從其它地方下手了,把腦筋動到CPU/NB上

首先把CPU 超到3.6g, 電壓1.42V,CPU-Z圖如下(電壓部份應為誤判)




這時時的HT/NB都是2400,這邊的電壓是正確的



3.6g下的Everest測試,Ram的效能部份提升了不少,將近20%的幅度



測完了這裡心想:拿到了440,不妨來給它開一開核,所以我開啟了Core Unlucker. B40 出現了! 是有四核但沒有L3的版本,不過3.5g似乎是不加壓的限度了. B40 3.6g 一樣,要1.42V 才會穩定,所以我後來決定調外頻到233, RAM跑1560,電壓Auto

B40 3.5g CPU-Z,電壓的部份是板子自己偷加的



跑1560燒機也通過! 延遲為9-9-9-24-1T



這是在B40 3.5g下的Everest RAM測試, 可發現RAM的效能部份是較三核3.6g稍差



然後有人會問了,究竟是NB還是HT主要會影響到RAM的效能呢?
以下小弟貼兩張圖來示意,這是在測試穩定度時做的,CPU 3.6g, RAM 1600不動

這張是NB 2400 HT 2160(降10%)



這張把NB降到2160,當然HT也是2160



由以上兩圖與三核3.6g的圖比較可發現,在AMD的K10架構下,NB對RAM的影響力是大於HT的
所以你的CPU如果受限於IMC,或是RAM本身人品好上不去
不妨試看看提高NB頻率來壓榨出更強大的RAM效能

結論:這款入門級的金士頓Hyperx 4g版可能是受限於CPU的關係,RAM無法往上增加時脈
不過靠著拉高了NB頻率的關係也是增加了近20%的讀寫效能
以現今的入手價3000上下而言算是超頻者入門等級不錯的產品